今年3月15日24时,经过18天的整治提升,成绵高速恢复通车。但却有不少市民、网友反映,中央隔离带的防眩网漏光,对向车道的车辆灯光射过来非常晃眼,夜间行车有非常大的安全风险隐患。3月22日,成都日报民声版以《成绵高速防眩网 防不住光?》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那么现在情况如何了呢?是否还存在漏光的现象?安全风险隐患是否已消除?4月19日夜,记者做了回访。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的3月20日晚,记者从成都城北收费站驶入成绵高速,很快就发现了市民、网友反映的漏光情况。刺眼的灯光通过防眩网与护栏之间的空隙由对向车道刺入,对行车安全带来了很大影响。
记者发现,刺眼、晃眼的情况在对向有开着远光灯的大车经过以及经过弯道或者桥梁时很严重,不仅驾驶位,副驾和后排同样可以感觉到强烈的光线。
当晚,记者乘坐车辆一直行驶到广汉市,再由广汉市返回成都市,在返程途中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从整个体验来看,漏光的现象确实对行车安全带来了特别大的影响。随后记者将相关情况向成绵高速管理部门进行了反映,对方表示工程部将立即着手处理。
3月22日,成绵高速公路公司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针对市民、网友反映的情况,会同设计单位、施工方、生产厂商召开视频工作会,确定了防眩网的优化方案,并陆续开始施工,通过在漏光处下部加装防眩网的形式,堵住漏光的缝隙,前期将重点对桥梁区域开展施工。
4月19日晚,当记者从成都城北收费站驶入成绵高速后发现,不同于之前,现在行驶在路上,对向的灯光不会再通过防眩网与护栏之间的缝隙射入。记者观察发现,之前漏光的缝隙已经通过新加装的防眩网挡住了。
记者行驶到广汉后返回,行车时驾驶员不可能会受到对向车道刺眼灯光的影响,夜间行车的安全风险隐患得到了有效消除。
根据交通运输部实施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第十条规定,防眩设施连续设置时,既要避免在两段防眩设施之间留有短距离间隙,同时防眩设施的设置高度原则上也要全线统一。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宜采用防眩板和植树两种方式交替设置进行防眩,在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后,也可采用其他的防眩形式。
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表示,高速公路夜间行车事故发生率较高,对向车灯照射所造成的眩光现象是夜间行车交通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高速公路防眩设施可以轻松又有效地降低驾驶人因夜间对向车灯、阳光反射等造成的视觉干扰,提高行车安全性。常用的高速公路防眩设施有防眩板、植物防眩、防眩网等,每类防眩措施特点不同,应根据高速路段当地的情况来选取防眩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