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08 |   作者: 新闻动态

  在“双碳”目标战略背景下,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以“立法引航、落子聚力、双轮驱动、数字赋能、创新快跑”为指导,着力提升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水平,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绿色建筑条例》,进一步明确了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工作的主体责任,强化了全过程管理,完善了激励保障机制,为提升绿色建筑发展水平、推动城乡建设绿色转型筑牢法治根基。

  同时,全面推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等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修订工作,进一步强化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减碳目标。

  此外,持续强化绿色金融支撑,联合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在“上海市绿色金融服务平台”新增建筑领域绿色项目专版,打通政策、标准、金融理财产品、项目信息及服务机构等信息渠道,搭建起绿色金融资本与建筑领域项目需求的对接桥梁,全力助推绿色建筑产业蓬勃发展。

  上海市发挥区域绿色集聚发展效应,快速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会同江苏省、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联合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绿色建筑一体化发展技术导则》,形成长三角绿色建筑领域协调机制,为深化推进长三角区域绿色建筑一体化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结合五个新城高品质建设需求,发布了《绿色生态规划建设导则》,指导五个新城全域开展绿色低碳建设。修订发布《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第二批试点城区阶段性评估,加强绿色生态城区过程管理,建立绿色生态城区验收机制。

  首先是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修订发布《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办公建筑能耗限额设计标准》,节能率指标提至75%,外窗传热系数提升至1.6,达到夏热冬冷地区领先水平。加快推进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编制《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导则》《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工程验收标准》,完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支撑。发布《关于强化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通知》,逐步优化超低能耗建筑监督管理机制,形成市、区两级协调互补的工作格局。截至2024年年底,累计超低能耗项目203万平方米,累计落实1573万平方米,近零能耗建筑落实122万平方米。

  其次是坚持量质并举,推动建筑由单一耗能端向兼顾产能端转变。起草《新建建筑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应用实施细则》,编制完成《建筑光储直柔技术应用导则》。截至2024年年底,新建建筑光伏装机容量25万千瓦,累计落实170万千瓦,并推动9个光储直柔建筑试点项目。

  全面升级市级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以碳排放监测为核心,将碳排放监测与建筑节能管理创新融合,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数据跟踪与分析,构建建筑节能减碳闭环管理体系,有效支持建筑领域从能耗双控向能碳双控的战略转型。

  细化技术目录,发布《既有公共建筑节约能源改造技术目录2.0版》,建筑节能改造从试点引导向规模化转变,2024年已推动落实410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聚焦提质增效,推动装配式建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开展装配式建筑发展阶段性评估,修订装配式建筑实施范围规定文件和预制率/装配率计算细则,细化实施范围颗粒度。组织编制模块化建筑导则,加快“建筑—结构—机电—装修”模块化建筑产品研制和推广应用,推动模块化建筑在原拆原建项目中的应用。

  明确发展路径,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融合稳步发展。发布《上海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管理规定(暂行)》,明确18类应用场景、59项关键技术。推动一批智能装备形成规模化应用,如抹灰机器人累计应用墙面超140万平方米,外墙淋水机器人累计施工墙面超30万平方米。

  “十四五”以来,上海市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稳步提升,超低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建筑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应用呈现规模化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态势,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规模取得很明显的成效,建筑领域绿色低碳监督管理体系及法制保障日趋完善。

  近日,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表示,2025年,上海将有107座公园陆续开展白玉兰、樱花、牡丹、鸢尾、荷花等53个主题的园艺文化活动。活动结合园艺、音乐、体育、咖啡等内容,打造“公园+”四季场景体验游,为城市公园注入多元文化氛围,更好满足市民对精神文化活动的多元需求。

  近日,广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民政局联合印发《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申请审查细则》。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新西部大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投资建设了一大批基础设施、民生住房、城市地标、科教文卫、产业园区、生态环保等重大标杆工程,为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5日下午,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

  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引领推动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